DDR5 3GB 的 DDR5 颗粒上市许久,MICRON / SPECTEK 以及 HYNIX 都有推出这种 3GB 的颗粒。 除了GSKILL和TEAMGROUP都有贩售使用HYNIX 3GB颗粒的产品外,据说CORSAIR/KLEVV等品牌也准备推出相关产品。 很多人误以为 HYNIX 3GB 颗粒是 A DIE,其实那是 M DIE,M 代表 FIRST GENERATION 第一代。 不过就算是 HYNIX 3GB DDR5 颗粒,在市面上其实存在两个版本,分别是 MGBD 与 MHBD。
MHBD 会更好超吗?以下是 TOMSHARDWARE 的图片,HYNIX 颗粒 H5CGD8MHBDX021。 其中的HB便是一组神秘的代码,因为目前在网路上流传的文件中,只有定义到 GB = 5600 MHz。
H5C = hynix ddr5 (produdt model & type)
GD = 24Gb (product density)
8 = X8 (organization)
M = 1st (generation)
HB = ?? (speed)
D = 0~95c (temperautre)
X021 = ??
这是海力士HYNIX 绿条。 据说 X014=2GB M DIE / X018=2GB A DIE / X021=3GB M DIE。
据了解,GB的意思是5600 MHz 的原生颗粒(MGBD),而 HB 是6400 MHz 的原生颗粒(MHBD),它们都是 3GB HYNIX M DIE。 目前据说就只有GSKILL芝奇能拿到原生6400 MHz 的颗粒版本,所以芝奇GSKILL的24GB DDR5,都采用了 MHBD 6400 MHz 颗粒。 别家的 24GB DDR5 包括海力士HYNIX自家的原厂内存(又称绿条 GREEN STICK)也只有用到 MGBD 5600 MHz 颗粒。芝奇GSKILL有调整自家 24GB DDR5 的基础频率,把 SPD 内刻录的原生频率降至5600 MHz。
另一方面,原生频率与规范电压有关,那就是DDR5 = 1.1V。 所以在超频社群中有人指出芝奇GSKILL的MHBD因为就是原生6400 MHz @1.1V,所以会比MGBD也就是原生5600 MHz @1.1V的颗粒更好超。 可是从超频玩家的分享中,MGBD 好像也没有输,同样有人超至8800 MHz 并成功通过 HCI 测试。 笔者记忆中MHBD的颗粒是有人超至9000 MHz并成功通过HCI测试,这~200 MHz的差距也许是板子和CPU的体质差异所影响。 笔者认为MHBD更好超的意思可能在指电压需求较低,或是在7200~8600这一段频率中时序可以压得更低,平均体质更高更稳定。 我们可能要等到 14900K 上市才知道 MHBD 到底有多强,反正 Z790 APEX + 13900K 通吃 MHBD、MGBD。